“赓续中华文化血脉、讲好中华国学故事”—王大青老师:非知之艰,行之惟艰

分类: 最新要闻   时间: 2022-07-22   阅读:746次


百年大计,教育为本。为加强传统文化教育,厚植家国情怀,增强国人文化自信, 诸夏周易文化研究院、周易名家百科网、周易名家文化平台,联合举办首届“赓续中华文化血脉、讲好中华国学故事”红色主题国学文化活动,旨在推进复兴和推广国学文化的过程中,要始终坚持挖掘其中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,加以整合梳理,从而确保其内容符合历史潮流和时代需求,与现代文化一道,共同为国学文化体系建设,文化强国战略实施献计献策,尽赴全力。

d24f3d6fe1c1429b89be0a2b8439872b.png

本期讲好国学故事,特约嘉宾:王大青老师,分享的主题是:非知之艰,行之惟艰。

中国古谚:“非知之艰,行之惟艰。”语出《尚书·说命中》:“说拜稽首曰:‘非知之艰,行之惟艰。’”《尚书》记载傅说对商王武丁说:“懂得道理并不难,付诸实行才艰难。”《伪孔传》:“言知之易,行之难。”

“知易行难”是知行关系的一种状态,而知行关系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争论不休的一个问题。《说命中》这两句话,应当看作是东晋人的意思。原因是《说命中》本为《伪古文尚书》中的一章,此书是晋代梅赜献给晋元帝的《尚书》,后被考证系假托于古文经而伪造,故称《伪古文尚书》。内中附有伪称“孔安国”所作之传,被称为《伪孔传》。

围绕知行的争论是:实践难,还是获得真知难?其实老子早就说过:“吾言甚易知也,甚易行也;而人莫之能知也,而莫之能行也。首先,老子说,我(有道者)所说的道理很容易理解,很容易施行,但天下却没有人能够理解,没有人能够施行。为什么?因为易知易行的主张未必是好的主张,所以,老子进一步表示,“我”发“言”是“有宗”的,成“事”是“有君”的。“言有君,事有宗”,意谓,我的主张据于道,我的行事本于德。

“我”的主张不仅容易理解、容易实行,而且是有所本、有根据的,但即使这样,还是“不我知”,这又是为什么?“夫唯无知”,因为没有智慧。正由于人们不理解这个道理,因此才不理解我。能理解我的人很少,那么能取法于我的人就更难得了。因此有道的圣人总是穿着粗布衣服,怀里却揣着美玉。

a7f4c5e1c79f437e9751889e6784322d.png

仔细琢磨老子这段话,如果用它来看待知行关系,显然是知比行更难。“德经”首章有一段:“上德不德,是以有德;下德不失德,是以无德。”怎么理解这段话?按照任继愈先生在《老子今译》中的说法,具备上德的人,因任自然,不表现为形式上的德,因此就是有德。下德的人死守形式上的德(不失德也即形式上不离开德),可是反而失去了德。陈鼓应先生在《老子今注今译》中对此的译法则是:上德的人不自恃有德,所以实是有德;下德的人刻意求德,所以没有达到德的境界。

其实更好的理解可以从《韩非子·解老》中找到:“德者,内也;得者,外也。‘上德不德’,言其神不淫于外也。神不淫于外,则身全。身全之谓德。德者,得身也。”德是人身内之物,而得却是向外部获取。韩非子认为,“上德不德”这句话,是说具有上德的人的精神不游离自身。精神不游离,自身就能保全。自身能够保全,也就称为“德”。“德”就是得到自身。

道生德,故道乃德之舍。又道生万物,故云“物得以生”。心智依赖德,也才能认识道的精髓。无为叫作道,体现它就叫作德,所以道与德没有什么距离,谈论它们可以不加区别。

“孔德”即“当其无”,也就是“店心”之德和虚怀若谷的修为。真正具有通达德性的人,无所不包容,一切都依自然大道而行。

举个简单的例子,我们使用新产品的时候,一定是先阅读产品说明书,才懂得如何正确操作,确保产品的正常使用。阅读在先是“学文”,而接着的“操作使用”便是“力行”,并且,我们在使用的过程,可能还会发现,假若这个功能作些修改,或者是增加一个原先没有而非常实用的功能,可能会更方便使用,这些想法就是“力行”之后才能得到的。

我们无论在学习,还是推广,一定会遇到各种考验,这个时候,就是落实“无畏难”的时候,敢于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和挑战,或可以请教良师益友,或可以在经典中寻找答案,所谓“世上无难事,只怕有心人。”这是我等学子该有的态度。所以学术、知识不能只是学到就好,而是要联系实际,在实际的生活、工作、学习之中来运用,做到知行合一,学以致用!

9d1699694bff4d3d8df6d6eab7e32bdf.png

王大青老师,中国地质大学本科学历,诸夏周易文化研究院常务理事、安徽合肥分院院长,国家一级建造师,机电工程师,安徽交通广播特邀嘉宾,神医扁鹊安徽中医堂堂主。他涉学广泛,将国学、易学,风水学,建筑学,医学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巧妙融合,取之精华,融会贯通,以精湛高超的易术,高尚的品德、为缘主造福。


分享按钮